2019年12月12日,中国首个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液态空间PondSpace™(www.pond-space.com)正式上线试运营!
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和机构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以实现升级和转型的目标上有了新的选项,即组织也可以通过“液态空间”这个创新市场中间机构(也称创新经纪人)有目的地寻找和导入来自全球的创意、知识和技术资源,以解决自身的创新需求和创新挑战,加快内部创新流程。这是对企业和机构现有的技术创新模式的有力且必要的补充;同时,企业和技术机构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外部转移或商业化更多内部研发成果,最大化研发投资的收益。
管理实践与研究均表明,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研发资源进行高成本和高风险的创新活动,不仅难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甚至有被逐渐淘汰出局的危险。而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日渐普及的新型创新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领先企业所采用,并且正逐渐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及公共机构发展。
为什么开放式创新会在过去二十多年逐渐引起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广泛接受?这主要是由于科技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人员和知识流动频繁,技术交易活跃以及充裕的创业风险投资等因素使得企业传统的封闭式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难以为继,欧美许多领先企业逐渐在创新活动中应用了开放性的策略,在创新活动中打开企业组织边界,并相应调整和完善内部创新战略和组织行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亨利•切萨布鲁夫将开放式创新概念理论化并于2003年出版专著《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盈利的新规则》。之后,开放式创新开始引起广大企业经理人的关注并在全球广泛传播。
许多欧美日领先企业和技术机构率先创新模式的变革,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比如在导入外部知识方面,企业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自行搜索购买外部技术,资助大学科研项目和研发成果回购,投资初创企业,与独立创新中间机构或平台合作以及开展创新挑战众包、大奖赛和建立自己的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等。其中与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合作是重要的实施方式,是企业自身渠道的重要补充。然而,受商业和技术等各类现实原因的约束,这些外国第三方平台鲜有在中国成功落地运营的,液态空间PondSpace™开放式创新平台正好调补了此类市场空缺,可谓恰逢其时,尤其在中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点。
液态空间PondSpace™ 定位为一个专业的创新经纪和创新促进机构,由上海迅孚合创教育科技公司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和“互联网+专业服务”模式精心打造,当前,液态空间共推出两大服务板块,四大服务产品。
第一大服务板块是创新经纪服务,包括:创新挑战、创新大奖赛、艺术家科技驻地三大创新服务产品,分别满足不同企业客户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创新需求。
第二大服务板块是创新学院,主要从事与创新相关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和咨询,开展开放式创新理念的传播活动,以及基于协作学习理论与创新经纪实践的教育培训服务。当前,平台主要以“协作学习培训”为主,后续将逐渐启动与创新相关的理论、方法及过程的委托研究服务和咨询服务。
“液态空间”创始人罗建衡先生认为“跨界”和“协作”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平台的价值体现在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和知识资产商业化。他说企业创新更多是因拥有不同知识和经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和激励,并通过有组织的行为而产生的,包括群体和组织间以协作的形式协力攻坚,相互赋能。只有跨界,没有协作,企业的创新战略和目标很难落实。是为此,他在规划构建液态空间平台的服务时,特别为平台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以及创新挑战的参与者提供了“协作学习培训”这一配套服务,以提高各方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效果,提升创新能力。
罗建衡先生还表示,液态空间PondSpace™ 平台将以“链接知识,合创价值”为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第三方开放式创新与服务运营平台,助力中国企业和科技机构的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关于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是相对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而言的一个新的创新范式,由哈佛大学的切萨布鲁夫(Henry W. Chesbrough)教授于2003正式提出。该理论强调“有目的地让知识流入和流出以加快企业内部创新”,并重点指出外部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过程的重要性。现在,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领先企业普遍采用的创新机制。
开放式创新机制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前者是指企业利用外部的知识资源,将外部有价值的创意、知识、技术整合到企业中来的创新和商业化过程。后者是指企业成为其他组织的知识源,将内部有价值的创意、知识、技术输出到组织外部,由其他组织进行商业化,而企业在此过程中同时获益。有些企业采取将知识的“流入”和“流出”结合起来创新的策略,也被称为“耦合式开放式创新”。
在欧美,第三方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新中间机构)在开放式创新活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价值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