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2021世界5G大会·“5G加速赋能融媒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亦庄召开。本次论坛主由科技日报社和中国外文局共同主办。 来自中外知名媒体界、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通过描绘新图景、展示新案例、总结新规律、预判新趋势、带来新工具,共同探讨5G技术如何加速融媒新发展。
5G催生媒体变革 赋能产业发展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大会致辞时表示,要用5G等新技术支撑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他说,一是要积极推动5G等新科技共享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二是要加快创新传播领域的多场景技术应用。三是要着力构建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四是要充分运用科技进步成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强调,媒体融合在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主流媒体是推动媒体融合的主力军,应该在技术变革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媒体融合共同体,为融媒体提供行业规范。科技日报社长期密切关注5G技术的动态发展,并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全球舆论引导。当前,以病毒溯源、数字安全等为议题的国际舆论斗争严峻复杂。
李平表示,面对已知要素与未知要素相互纠缠、不断叠加的大变局,被新技术赋能的新型主流媒体,该如何在速度和效率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在主动担起职责使命的同时,还能以理性、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将成为我们要深度思考并积极作答的时代命题。
在专题演讲环节,嘉宾们就一系列面向未来科研状况的话题进行了探讨:新型融媒+新技术应用会将媒体业引向何方?媒体在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更快落地中,应该和怎样起到重大示范作用?经济日报副总编郑波表示,进入5G时代,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多,但也更加纷繁复杂。主流媒体要融合5G和自身特色巩固舆论阵地。既要有主动拥抱新技术的前瞻性,呈现出欣欣向上的变革姿态,又不能单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特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体现不一样的新闻视角,让读者发现不一样的价值,巩固舆论阵地。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记者、全民拍栏目负责人高洁从“5G+8K+XX组合”“5G全民拍““5G消息推送”三方面介绍了5G技术在融媒体领域的实践。这些案例用融媒体内容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的做法,展现了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完美结合。
新时代新闻如何智能化?如何降低直播剪辑门槛?如何实现视频内容快速高效的生产?对于这几个问题,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产品总监张深源通过介绍直播剪辑工具的例子阐明,要想使先进技术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支持和引领,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CGTN 新媒体部执行主任、高级编辑张施磊表示,5G和AI对传统新闻行业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新闻界确实要主动拥抱新科技,主动进行媒体融合,才能做到“以攻为守”。
谈到技术平台如何促进媒体融合,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委员、技术总监张保安认为,技术平台要以“智”支撑引领媒体融合发展,要支撑和引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即:媒体单位内部的融合、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深度融合、省域内媒体单位的深度融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着重探讨了媒体融合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数字经济,能够补齐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求的坚实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媒体融合能够拓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表示,“应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传统媒体转型。”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数字表演高精尖学科带头人丁刚毅则在论坛上向大家揭秘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庆典文艺汇演等取得巨大成功的强大技术支持,展示了数字仿真技术为文艺汇演带来的全新变革。
美国美通社亚太区受众拓展兼发布业务总监刘晓林介绍了5G技术影响下的全球多媒体内容传播。他认为,一方面,视频化内容已经占据全球用户绝对的流量消费与使用时间。另一方面,5G正在重构我们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方式。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合作局局长瓦西里·普什科夫在会上传达了关于5G与媒体发展的国际声音。他提出,5G时代,沉浸式多元化内容形式将加速发展。
主持论坛的科技日报社总编辑许志龙最后分享了其对5G与媒体发展关系的几点看法。第一,5G对媒体发展的改变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其带来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改变正在发生,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并将发生一些更加根本的转变。第二,5G技术本身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应用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领域有待发掘。第三,5G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赋能不仅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我们同时也应关注“间接赋能”的方面。未来,5G如何加速赋能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更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