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
2024-09-11
2024-09-11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9
2024-09-06
2024-09-06
2024-09-06
2024-09-06
RedCap在“降本、小尺寸、低功耗”的呼声中逐渐成为后5G时代的宠儿,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RedCap如何进一步商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RedCap的发展,离不开运营商、芯片厂商、终端厂商、模组厂商等产业关键节点的通力合作。那RedCap离正式商用还有多远?今天,我们就从产品技术能力、终端市场应用、通信发展变革来共同探讨RedCap规模化商用进程。
RedCap发展周期将有多长?
蜂窝通信技术从1G时代发展到5G时代,我们对通信的认知也在这个技术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丰富。1990年,2G GSM第一期规范正式确定,系统试运行。1993年,GSM的网络真正开始覆盖泛欧及澳大利亚等地区。2023年,2G网络的成熟商用已经过了30年,至今依然在全球很多地区的物联网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所有的技术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随着4G、5G的网络发展,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制定了2G退网规划。参考过往通信技术的生命周期,下一个30年,5G RedCap将是一个新周期。 为了能更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新一代通信技术成熟应用后,前几代通信技术会陆续退出时代的舞台。未来,包括Cat.1在内的4G也会面临“退网潮”,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轻量化的5G RedCap可以覆盖原本由LTE Cat.1、LTE Cat.4所支持的需求。在成本上,据IMT-2020(5G)推进组介绍, RedCap模组的成本预计会比eMBB低5倍,前者规模商用后的价格与LTE Cat.4相当。所以RedCap要成功替代Cat.1、Cat.4的道路需要归结于两项重要的市场需求:一是5G降本带来的规模化应用场景,二是4G终端的迭代迁移。当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运营商对于5G RedCap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国内和海外运营商对于RedCap网络迭代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2023年大量的试点会在国内各省市先行落地。在国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通过现网功能验证、端到端业务试点、白皮书撰写等方式推动RedCap商用进程。广和通与各大运营商在RedCap上均有紧密合作,参加中国联通发起的5G RedCap产业倡议与白皮书制定,参与中国移动RedCap相关工作组与产业联盟。未来,RedCap在国内将在工业互联领域率先起量。 面对广阔的全球物联网市场,RedCap融合FWA已成为规模化商用的契机。以北美运营商为例,目前正处于4G FWA切换至5G FWA的时间窗口,RedCap的应用将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适用于家庭、办公联网的FWA较工业互联终端速率需求更低;另一方面,RedCap同时具备5G特性,较4G LTE性能更强。基于RedCap的FWA能以更低成本使得区域内采用传统有线或Wi-Fi等设备实现无线宽带连接。
RedCap技术发展还有多远?
RedCap作为轻量化5G技术,对终端设备的技术应用可以归结为“变与不变”。“变”的是行业对5G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关注“降本”,RedCap对带宽、天线数量、基带&射频的简化都意味着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5G网络带来的便利。同时,RedCap能帮助大部分中低速物联网终端顺利迭代至5G。“不变”的是,RedCap对5G特性的完美继承,包括低时延、高可靠性、5G网络切片、5G LAN等。
从技术导入产品上看,LTE Cat.4的带宽为20 MHz,RedCap不仅能在功能上替代LTE Cat.4,而且还发挥了许多5G新特性。在Rel-18标准冻结之后,RedCap的带宽可降至5 MHz,将替代LTE Cat.1。但这一替代仍需技术沉淀的时间,需要在带宽、天线数量以及射频设计上进行相关突破。这同时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作。
RedCap规模化商用还有多久?
“RedCap有多好?用了才知道”。通过对RedCap技术特性、终端需求的深入研究,广和通关注RedCap在FWA、智能电网、智慧安防、可穿戴XR等行业的应用。针对以上领域的终端应用需求,广和通已推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如基于RedCap模组FG131&FG132的FWA解决方案,同时不断探索符合智能电网对毫秒级时延需求的电力解决方案以及适配高清视频上行传输速率的IPC、无人巡检方案。广和通RedCap产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终端实现更高集成度与更低功耗,节省开发成本。
以广和通为代表的模组厂商关注端侧需求与模组应用的连接,针对性地推出适用于RedCap应用终端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5G物联网规模化。除了以上场景外,未来RedCap还可应用于车载终端、工业传感器、医疗监控设备等。虽然目前RedCap仍不足成熟,但2023年是RedCap元年,2025年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商用。
供稿:广和通